新闻发布副市长夏维勇:各位新闻界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茨院乡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起垄、施肥、移栽、病虫害防治等现场教学,指导农户开展春耕生产工作,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与此同时,组织做好农机检修和作业服务,保障春耕生产顺利推进。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黄金时节,鲁甸县茨院回族乡五强化抓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全力保障农业生产。根据辖区农资供需情况,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和供应,满足春耕生产需求,继续加大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及早谋划选种用种工作,保障良种储备。同时,严防农资下村忽悠团、无证经营者上门推销违规禁限用农药兽药及走村串巷兜售不合格肥料等违法违规行为。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茨院乡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起垄、施肥、移栽、病虫害防治等现场教学,指导农户开展春耕生产工作,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农机安全生产和土地承包等相关法律知识,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运用微信群、宣传栏、应急广播、流动小喇叭等载体开展政策、安全生产宣传,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茨院乡把春耕备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专题研究讨论春耕生产工作,认真分析农业生产形势,结合实际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制订春耕备耕工作计划,定期跟踪春耕备耕工作进展情况。对辖区内的农资需求和农资供给进行摸排,确保储备到位专项工作组一行深入企业了解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管理情况,认真梳理了前期压力管道监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现场讲解反向验证检验的重点和流程,并就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和业务指导。
全市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和定检率分别达到了98.03%和99.49%,特种设备事故发生零起,死亡零人,保持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平稳态势。近日,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特种设备监察工作骨干和检验技术精湛力量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云南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检验工作,把服务送到企业。云南云铝海鑫铝业有限公司是昭通市重点企业,共有特种设备257台,其中压力容器158台、起重机械74台、场(厂)内机动用车24辆、电梯1台,压力管道16121.6米,特种设备种类全、数量多、风险高。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通讯员:马茹芸 文/图。
2022年,昭通市市场监管部门大力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深入推进三进市场主体三进个体工商户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办事服务大体验等活动。全市19家燃气气瓶充装企业全部实现了智慧化监管,已审核录入追溯体系平台气瓶25万余只
产业外出务工人多,一方面蕴含着人力变人才的空间,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繁荣经济做准备。昭通地处川渝经济圈和滇中经济圈之间,区位优势明显。下一步,昭通市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保护后利用的原则,加强古城保护提升,留住城市烟火气、展示城市老场景。不仅如此,昭通将从更高层次、更宏大视野规划旅游发展,以一山(大山包)、一城(昭通古城)、一址(扎西会议旧址)、一江(金沙江高峡平湖)等十大文旅项目为重点,推动配套基础提标、景区提升、服务提质、品牌提级。
正紧张施工的渝昆高铁,给了昭通古城以旅游猜想,其实这背后,是昭通城镇化建设和发挥区位优势的一盘大棋。但杨承新也坦陈,昭通工业长期以煤、电和烟为主,占了工业的八成,增长乏力。通则不痛,便捷的交通设施是昭通融入两大经济圈的基础,也是在破解长期的昭通不通痛点。能外出务工的外出打工,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出不去的,在当地产业发展中获益增收,其余的予以政策性保障。
对比来看不难发现,昭通软肋在工业投资。出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20条措施,全市脱贫户和三类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5.7%,比一般农村居民增幅高一倍多。
许多人知道昭通的电力资源丰富,但或许还不知道,镇雄的磷矿储量竟占到了全国的一半多。如今,昭通不断提高组织输出、省外输出、技能输出和延长务工时间的水平,让外出务工有组织、有技术、有服务、有品牌。
昭通资源富集、能源丰富,清洁电力装机容量2339万千瓦,每年发电量接近1000亿度,预测硅矿储量436亿吨、硫铁矿3.6亿吨,煤炭123.87亿吨、磷矿130亿吨,发展资源经济得天独厚。提起昭通,你会想到什么?是麻辣鲜香的小肉串?还是苹果、洋芋、天麻和大山包?对昭通了解的人,会说这些年昭通的脱贫攻坚和交通突破给人的印象深。注:文中所有配图为昭通市委宣传部提供。2月初,记者在昭通专访了杨承新市长,他履新昭通半年多时间,但谈起昭通如数家珍。2022年以来,昭通多次对古城的修复与保护开展调研论证,划定了以辕门口为中心的近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形势上是好,机遇持续向好。
从《云南日报》的报道来看,书记此行的重点是调研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的增收情况。2022年,昭通市基本消除了农村70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现象,今年消除标准提高到一万元,一年提高3000元。
为融入两大经济圈做准备,昭通一是在交通上持续发力,二是找准定位发展好产业增强自身实力,三是做大第三产业主动跟上服务,比如请四川重庆人来避暑旅游等,这才有了昭通古城的强力推进。昭通市刚开完两会,一幅新的发展图景跃然眼前,昭通的新看点有哪些?让我们通过一组关键词走近昭通、理解昭通。
2022年,昭通的GDP增速为3.7%,比全省差了0.6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65%强,今年云南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3%,而昭通的城镇化率只有40%多一点。
昭通将从电好基础、从磷起步、硅模发展三个方面,发展三个千亿元产业,壮大产业筋骨、挺起发展脊梁、增强经济体魄。产业投资增长比全省慢了5个百分点,产业投资的占比比全省低7个百分点。今年春节后,沿海部分发达省份抢劳动力即是明证。从全省看昭通目前是经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我们要通过努力,实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杨承新说。
人口大市的城镇化率偏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重,王宁书记到昭通调研城市建设就好理解了。从丽江来的主要领导,打造昭通旅游顺理成章又志在必得。
新城新春伊始,一条昭通3年内把‘昭通古城打造成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消息不胫而走,昭通古城浮出水面令人期待。增收今年1月29日至30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到昭通市调研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
在云南,昭通的存在感不太强:经济排位不靠前,民族、生态和边疆特色不鲜明,旅游也非第一梯队。产业发展方面,昭通苹果、马铃薯和竹子、肉牛等产业渐成规模,2022年农业综合产值达1100亿元。
我们有信心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收入,杨承新表示。昭通是我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从省委书记重点关注,到市政府的首要任务,可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的增收而不是别的什么问题,是昭通工作关键中的关键。集中财力、资源做产业,昭通市将六成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建立项目市级评审和考核机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资金不撒胡椒面。攻势上是足,发展信心十足。
到2025年,昭通全市发电量将达1000亿千瓦,绿色能源产值突破千亿元。市政府工作报告里也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而云南GDP增速表现亮眼的州市,如曲靖、楚雄、文山等,无一不是工业投资势头强劲。之一正是昭通的看点,即工作亮点、地域特色和着力方向。
昭通地处长江上游、赤水河源头,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云南省三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镇雄磷矿资源全面开发,形成20万吨正极、50万吨负极及若干上下游配套项目,为建成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夯实基础。